79文学>都市现代>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>第1264章 金融中心的雏形
万级别。

就算是特区政府。

也有财政预算。

缅亚银行集团不可能无限制,对所有建设项目买单,苏育的地位想要稳固,不是把新安市扩大,多多赚钱,而是要考虑区域经济平衡。

。。。

收银台。

余涛正在和一位今天刚过来的国内熟人聊天,这人也是昆市的,认识十来年,虽然自己现在挺忙的,但还是停下了手里的工作。

按理说。

他是老板。

忙什么?

正因为是老板,他才忙,对于顾客,余涛会亲自上去打听,口味上有没有什么不满意的,为此,他还练就了一口蹩脚的英语。

说得很差。

但一般对味道的描述,都能听的清,余涛专门对那些顾客说,下一次,点这些菜,可以向服务员描述一下需要更改的部分。

也是看老板人不错。

很多人吃饭都会一下子想到这边。

余涛的努力。

获得了回报,短时间内,回头客暴增。他觉得,做生意,如果真的当做生意去做,那是绝不可能走远的,做生意,卖的,是双方的信任。

“小涛,你这做的很大呀,每个月能赚多少?”旁边,看着络绎不绝的顾客,一个清瘦的中年人对余涛说,眼里,是藏不住的失落。

幸福是什么?

不是有房有车。

而是我有你无,不然,如果所有人都住大别墅,就你一个人住两百平米的四室两厅,可就算是在城市中心,估计也会觉得心里糟糕透了。

他现在。

就是这样的情形。

落差。

是嫉妒的根源。

“还行吧,没多少,混口饭吃。”余涛呵呵笑道,这人叫黄城,性格他清楚,就是喜欢到处和人聊天,看似热情,但字里行间。

都透漏着优越感。

好在。

习惯就行了。

“还跟我打马虎眼,就你这个客流量,少说一年挣个百八十万的。”黄城艳羡道。

“呵呵。”

余涛只是呵呵。

要是在国内,这个客流密度,一年百八十万不成问题,但这边的客流如梭,还用老思想看,就有点让人无力去反驳了。

没意思。

旁边。

两个收银员一听。

顿时撇嘴。

百八十万?自家老板一个月的收入都不止。

黄城继续:“我跟你说,现在这年头,赚钱最轻松的,还是股市,这两年,我每天只需要看十分钟股市,其他时间到处转,你猜我赚了多少钱?”

余涛张了张嘴。

无言以对。

以前。

自己在国内开小饭馆,这人姐夫是工商局的,经常来他店里,无意中总是提及大人物,自己却是凭着父亲留下的几套房子,整天吃老本。

“多少?”余涛苦涩道。

好无趣。

谈钱多俗。

你该谈谈梦想。

黄城伸出一个指头。

“这个数。”

“十万?”余涛故意猜低。

“嘿嘿,一百万,我跟你说,现在,不知道多少人在炒股,一路走高,要是现在进去,明年保不齐一台宝马就出来了。”

余涛:“。。。”

“要不兄弟带你玩,肯定比你的饭店赚的多。”黄城鼓动说道。

“额,我觉得,还是算了吧,我买了这边的股票,短时间内,也没什么闲钱了。”余涛微微摇头,转让店铺?除非他疯了。

“这边有股市?”黄城疑惑道。

“今天刚开。”

“不是我说你,这刚开的股市有什么搞头,别血本无归。”黄城撇嘴。

“应该不会。”

“有什么不会的,我跟你说。。。”

正当黄城想要继续劝。

“叮咚。”

忽然。

余涛的手机响了。

短信的声音。

他拿出一看,是缅股证券交易所的短信--“您好,您尾号为8762的证券账户资金清算完成,现金余额:两百九十七万四千。”

余涛一愣。

这是什么意思?

早上看的时候,现金余额不是只有八十万吗,这是认购资金剩下的,因为散户是等比例分配,肯定会有大量资金被退回来。

难道。

卖掉啦?

当初。

也是一个顾客建议,他才花了大价钱去买是,也幸好自己在这边做生意,有临时居住证,可以买缅股,那些病人们,可不行。

买完后。

他直接告诉交易员,涨到十八块就卖了。

难道。

这是成交了的意思?

“恭喜了,余先生,当初你定的十八,现在十八点七,应该都已经成交了。”这时候,一位熟悉的老者来到收银台,冲着余涛微笑道。

“谢谢。”

“客气,价值,是不会被埋没的。”

“接下来怎么办?”

“别投机。”

说完。

老者就转身走了。

余涛愣了愣,深吸一口气,觉得老者说得太有深意,别投机三个字,是要他别被这种收获冲昏头脑,而是要抱着投资的心态。

“这人谁啊?”黄城问。

余涛摇头:“不知道。”

“十八点七,什么意思?”黄城又问。

“三天前,老板六块六买的股票,今天就涨到了十八点七块。”旁边的女收银员,实在‘听不下去’,在自家老板面前,帮他装了回比。

“三。。三天前?”黄越傻了。

三天。

近两倍的利润啊!

“就你话多。”余涛佯装


状态提示:第1264章 金融中心的雏形--第2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