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把注意力都摆在自己身上。

皇帝又是一阵大笑,心情颇好地环视着在场的其他人,自然也免不了看到端木纭,眸中闪过一抹惊艳。

端木纭今日穿了一身茜色的绣花骑装,合身的骑装包裹着她修长的身形,颜色鲜艳的衣裙映得她那张明艳精致的脸庞越发夺目,快要及笄的少女只是这样随意地站在那里,就是光彩照人,让人不由想起一句诗: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

皇帝的眸子更亮,唇角一勾,刚想开口,就听岑隐在一旁含笑道:“老爷,这里日头有些大,还是进去说话吧。”

皇帝下意识地抬眼看了看日头,他们所站的地方正好没有树荫,现在近午时,正是太阳最刺眼的时候,站久了还真是有些晒人。

“阿隐,还是你细心!”皇帝笑着摇了摇纸扇,率先迈出了步子,其他人就簇拥着皇帝进了凉亭。

“父亲,这边的景致最好,”大皇子笑着指着亭中的某个位置道,“正好可以俯瞰京城风光。”说着,大皇子又暗暗地瞥着端木纭,很想也把她们姐妹也招呼过来说话。

皇帝“哦”了一声,神情潇洒地扇着扇子走了过去。

大皇子这一声“父亲”,惊得付思恭和付盈萱又是面色一变。

他们本来还在猜对方会不会宗室亲王微服出游,没想到此人竟然是这大盛王朝身份最尊贵的天子。

付盈萱心跳砰砰加快,不由手心出汗。

她定了定神,目光忍不住又看向了跟在皇帝身侧的岑隐。

她虽然不知道这位公子是何身份,但是看皇帝对他的态度亲和而熟稔,再观他浑身散发着一种高贵出尘的气质,想必是哪家的贵公子,又或者公侯人家的世子……

这端木纭在外与他勾勾搭搭,私相授受,其心思昭然若揭!

真真是趋炎附势!

像这样的人家竟还自称书香门弟,真是斯文扫地!

付盈萱半垂眼帘,眸色愈发幽暗,对于这外表风光的端木家更为失望了。

皇帝大马金刀地在亭子一角坐下了,语气亲和地对着众人说道:“别这么拘谨,都坐下吧。”

皇帝既然这么说了,众人也就从善如流地应下:

“谢父亲。”

“谢慕老爷。”

付盈萱、付思恭也跟着坐了下来,姿态优雅。

在短暂的震惊后,兄妹俩都冷静镇定下来,神情举止又变得落落大方。

皇帝饮了杯茶水后,把玩着手里的茶杯,随口说道:“端木四丫头,我刚才好像听你和这位姑娘提起蓝魏的那把‘海月清辉’?”

端木绯点头应了一声,随口道:“是啊,慕老爷,刚才付姑娘与我说蓝魏先生就是在这大平山上择良材斫琴,制成了‘海月清辉’。”

付盈萱眸光微闪,心中不禁浮现某个念头:难得皇帝在此,若是皇帝认可了自己的想法,那可是自己一洗国公府之耻的大好机会。

付盈萱微微一笑,欠了欠身,得体地接口道:“慕老爷,我正和端木四姑娘论琴呢。我以为那‘海月清辉’是几十年难得一见的好琴,可是端木四姑娘觉得宣国公府的楚大姑娘生前所制之琴‘春籁’,比之‘海月清辉’也不遑多让。”

皇帝挑了挑眉,饶有兴致地说道:“这‘春籁’竟是如此好琴?”

蓝魏出身制琴世家,更是蓝家几代少见的制琴奇才,可是这制琴不仅要好的制琴先生,还要有可遇而不可求的良材,便是蓝家在“海月清辉”之后,也多年没出名琴了!

付盈萱正色道:“慕老爷,我与端木四姑娘在此问题上有所分歧。‘春籁’是楚大姑娘根据古籍记载的落霞式揣摩制成,虽然外表华丽,却是一把挑人之琴。这世上能弹那琴之人屈指可数。依我之见,琴乃器,琴之魂是为人,应是人择琴,而非琴择人。一把好琴自当谁都能用,什么曲子都能弹,而非有如此多的局限。”

付盈萱直抒胸臆地侃侃而谈,说到琴时,那张秀丽的小脸上容光焕发,眸子更是熠熠生辉,看来自信而从容。

皇帝看着几步外的付盈萱,嘴角微微翘起,眼底露出一丝兴味,连手上的折扇都摇得慢了下来。这位付姑娘倒是有趣得紧!

皇帝目光幽深地盯着付盈萱看了一会儿,转头看向了正捧起茶杯的端木绯,“小丫头,你怎么看?”

端木绯才刚捧到胸前的茶杯只好又放了回去,歪着小脸道:“慕老爷,照我看,琴技比琴更重要。”她伸出一根食指举例道,“比方说,同一首曲子,可不是谁都能弹的。”

付盈萱皱了皱眉,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宣国公府里的那首《十面埋伏》,淡声道:“端木四姑娘,虽然那日我没能弹完《十面埋伏》,但是那不过是琴的问题。”若是用她自己的琴,她有自信她弹出来的《十面埋伏》不会输给任何人!

话不投机半句多。端木绯看了付盈萱一眼,也不再说话,又捧起了她的茶杯,笑吟吟地享用着这沁香怡人的茉莉花茶。

付盈萱盯着端木绯那微微弯起的嘴角,只觉得她的笑容中透着浓浓的讽刺,如此刺眼。

自从宣国公府的茶会后,她心口就一直憋了一口气,她一直勉强压抑着,到了此刻,终于爆发了出来。

“端木四姑娘,”付盈萱目露挑衅地看着端木绯,下巴微扬,“你可敢与我再比一次?”

端木绯的樱唇正好凑在了杯缘上,闻言,有些傻眼了,缓缓地眨了眨眼。怎么莫名其妙又要比?


状态提示:185私情--第4页完,继续看下一页
回到顶部